结婚只是改变生活状态_结婚改变的只是生活状态

发布时间:2019-07-24   来源:知客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恋爱技巧]婚改变的只是生活状态,结婚只是改变生活状态,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时候,新娘嫁人离家都是要哭的,预示着结束了在娘家的幸福生活,要到婆家去做人媳妇,承担生儿育女的重任。

后来就演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仪式,假装一下就行。但要是哪个姑娘表现得一点都不悲伤,还特别欢欣鼓舞,也会被八婆们笑话,“那么急着嫁人啊!”我闺蜜就不信这个邪,结婚当天对父母敬完烟,离家的时候,潇洒地对她妈挥一挥手:“我走了。”她妈更逗,“快走快走,别耽误时间。”满屋的宾客哄堂大笑,这娘俩都是洒脱人,注定看不到抱头痛哭的感人场面。

像我闺蜜这种三十岁结婚的人,对婚姻生活基本上已经有清醒的认识,既不会像很多小姑娘那样充满美好的憧憬,也不会内心忐忑不安。结婚对她来说,不过就是换个家庭,换个场景生活而已。

婚礼过后没几天,我再见她已经是脱了嫁衣、洗直了头发,老公骑着自行车,前面一兜菜,后面一个她,美滋滋的朝家奔。倪匡建议未婚男女:“可以迟结婚,最好迟结婚。”成熟之后结婚就是这点好,婚前婚后无缝衔接,不至于面对接踵而来的柴米油盐而惊慌失措。

结婚是女人们都盼望的事情,婚礼上盛装打扮,做唯一的主角,所有的目光都追逐着漂亮的新娘。就像前几天黄晓明给了AB那样一个盛大的婚姻,“你一直说想要做公主,我就给你一个公主的婚礼”,但婚礼是一次性的消费,脱下婚纱,可能AB和所有女孩一样,都要在新婚的灿烂落幕之后,重新寻找自己的生活定位。

曾经有一个新结婚的女孩,对于自己已婚的身份充满困惑,像十万个为什么似的问了我一连串问题:

为什么要喊对方父母爸爸妈妈?

为什么大年三十要在男方家过年?

孩子为什么要随男方姓?

逢年过节该先在谁家过节,还是轮流制呢?如果都到男方家过年,女方的父母岂不要孤零零地过年吗?

如何和老公那边的亲戚相处?

为什么对公婆内心有隐隐的抵触、排斥,对他们好一点就觉得是对自己父母的“背叛”?

为什么结婚之后觉得特别孤独,觉得真的和自己的家庭分离了?

当时看到这样一连串的问题,我在电脑面前忍不住笑了。我仿佛看到一个虚心的学生,拿着小本子,上面写满了为什么,一道一道希望老师能给自己讲解明白,固执的想要明白一切来龙去脉,否则就很不安心。

这些问题是很多新走进婚姻的女孩所关心的。可是生活不是这样的啊,生活不是一道题,只要你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就能把一切未知因素,甲乙丙丁的关系搞得明明白白。

生活,重要的不是答案,重要的是要敢于经历、适应、体验和改变。一个科班出身的博士生并不如一个农妇更善于处理家庭问题,生活这一课,考的是另外一些课程。

现代人普遍存在一种“身份的焦虑”,竭力渴望证明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应该做什么,每个人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女人结婚了,有了新的身份,做了谁的老婆,谁家的儿媳,也同样会带来一种新的焦虑。每个已婚的女人都要经过这一关,承受从心理到生理上的转变。

但婚姻哪有那么可怕,不过是过日子而已。婚前适用的生活原则,在婚后也同样适用,只不过像打游戏一样,升级了而已,原来是单机版,现在是联网团队作战。虽然难度增加,可是很好玩啊,很锻炼人,看王熙凤,把整个大家族内外都料理得利利索索,什么老祖宗公公婆婆全都摆平,也就是生不逢时,放在现在简直是完美的女强人。

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博大精深,不同于任何文明。它有两套版本,一套来自于官方,一套来自于民间。而真正能够指导生活的,往往是民间的非官方的那种。那些人际交往的法则,社会风俗的要求,不是写在书本上,更不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够明白。要掌握中国式的人情世故,通晓中国人自己的生存哲理,就要进入滚滚红尘,在无边的俗世中摸爬滚打。

这是中国人一代代积攒起来的财富,也是中国人前行的负累,但不管怎样,既然生活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就难以躲避主流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守则。你可以选择闭关锁国的我行我素,或者特立独行蔑视世俗,不过这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要以极端自我的个性作为基础。普通人并不适合选择这样的生活。

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我们不会得到绝对公平,我们更难以创造绝对公平。如何在各种不公平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适应生活的要求,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时候。

所以,进入婚姻的女人要想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定位,以及弄明白在婚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首先要放下那种“抵抗心”。所谓“抵抗心”,就是觉得一些传统的风俗或者婚姻生活本身都是对女性的盘剥,女人嫁了人就是吃亏,男女就是不公平的。站在这样的基调上去看问题,只能得到心理上的抵触,思想上的怨气和行为上的对抗。

既然选择了婚姻,就不能否认婚姻的本质。否则,如果真觉得结婚就是女人吃亏的事情,还不如不结。

比如,为什么要叫对方父母爸爸妈妈,如果把它看成是对男权社会的霸权,女性自然会心生怨气,但若是看成是社会演变中一种习俗的流传,则会很好理解一些。不叫对方父母爸爸妈妈叫什么呢,中国人到底不是西方人,能对着父母叫名字,中国人那么重视婚姻,结婚了很多事都不分你我,爹妈也应该分享不能太小气吧。

或者,孩子为什么要随父亲的姓氏?孩子随爹姓都沿袭了好几千年了,在这个笔名艺名满天飞的年代,那就是个代号,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即使在国外,女权运动比我们国家开始的早,女性解决的比我们彻底,结婚后一样要冠上夫姓,你说是歧视妇女吗,是代表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吗?如果非要这么看,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

有的地方结婚的时候会让新娘跳火盆,现在这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婚姻习俗,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过去那是去掉新娘身上晦气的意思,寓意新娘可能会为婆家带来不祥之兆。你说这属于歧视妇女不?属于封建迷信不?是否应该坚决反对?但你看现在谁还记得那些呢,只顾欢天喜地的履行着婚姻中的一个程序,忘记了其中的含义。我们国家很多习惯都是这样的,起源的时候或许是出于愚昧、无知,到随着文明的发展,最后这些色彩逐渐都淡下去了,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果把心放坦然来看,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是从自己文明的发源地一路走来,必然会带着自己的特点和遗迹。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被其他文化侵染着,不断补充、改变、进步,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风俗和习惯。到最后,可能我们都忘记了为什么会保有这些习惯,也忘记了这些习惯曾经象征的意义,我们只能是简单在重复,做一个践行者。

对于无关紧要的传统,不要无谓地去质疑和反抗。对于真正不公平的传统,比如过年一定要去婆家过,要想办法兼顾双方利益来解决,彼此都适当退让,也适当寻找别的方式来弥补。婚姻中的人,无论男女,都应该有为共同的利益而做出妥协的思想准备。

小马奔腾集团的副董事长钟丽芳认为女性的真自由是“可以让自己执着于一个明确的目标,但一定不能钻牛角尖。”她还说,“让自己自由的只有自己。”

她指的是事业上的自由,但生活上的自由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女人对婚姻的惧怕多半都是担心失去自由。但结婚,改变的只是生活状态,并不是收缴了你的自由。你真正的身份还是你自己,能让你获得自由的也只有你自己,那些新增加的身份只是增添了责任和义务,却不是迷失自己的理由。

可能有人要问,可是我结了婚就是不自由了,老公和家人就是对我不好。哦,这样当然也有啊,可错的不是婚姻,是你嫁错了人,选错了对象而已。



以上就是结婚只是改变生活状态_结婚改变的只是生活状态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表白攻略
约会技巧
撩妹套路
相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