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技巧]日话题:如果你被一个人展示出来的表象迷惑,你将永远无法看到他掩藏的内心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让你觉得善良到傻的人?逼迫你从温柔地提醒“你太善良了”,一直到恨铁不成钢地爆粗口“你傻啊”、“脑子进水了吧”。
女士A就是这样:她因为先生外遇而离婚,房子车子归前夫和小三,A和孩子还有婆婆一起离开,
因为婆婆说自己只认A这个儿媳。离婚后,A靠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度日,平日也会给婆婆一些零花钱,而婆婆转手就会把钱给自己
儿子,不仅如此,前夫也多次向A借钱,A无一例外都借了。但是,这些都不是A心甘情愿的。于是,A经常向朋友们痛诉婆婆和前夫,朋友们劝她把婆婆送回去,也别借钱给前夫,A总是会说类似的话“毕竟我们有过8年婚姻和感情”、“婆婆对我不错,小三有手段有心眼,肯定不会对婆婆好”,反正她就是无法拒绝前夫和婆婆。
朋友能说什么呢?“哎呀,你这人太好了,太善良、太天真。”你磨破嘴皮、好言说尽、坏话说绝,她依然悲悲戚戚无动于衷,继续坚持众人不理解、自己不乐意的行为。最终大家只能觉得自己这个朋友就是一个死心眼。
是什么让A一定要把自己置于如此境地呢?真的是大家认为的“人别善良过度”?今天我要仔细说说这样的女子到底是如何迷惑了众人,最后把自己也迷惑了。
这样的行为,一定不仅是出于善良,而是有所图却又不愿意承认,或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的目标。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仅仅出于善良的话,会心甘情愿;而出于后者的话,就不断抱怨。
1
- 被 迫 ?-
那么,A到底想得到什么?
个体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出现一些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行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要看到行为背后的目标。
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你为啥去图书馆?去图书馆只是一个行为,这种行为背后的目标其实是超越自我,超越平凡,获得优越感。
再比如,一个孩子,抽烟、晚归、说脏话、对老师不恭敬,如果我们只盯着他的行为,比如,今天他顶撞老师,父母就指责他没礼貌,明天他抽烟玩游戏,父母就批评他不务正业,这都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我们了解到这些行为背后的目标是克服自己弱小无力的自卑感,那么,这些行为的出现也不足为奇了。只不过,他为了达成目标使用了错误的方法,最终不仅不能克服自卑,还会让他越来越受到众人的排挤、打击、否定,更加自卑。
回到上面案例中的女主A,如果我们只盯着她苦恼的问题,我们也会头疼医头地劝她“别借钱,别照顾婆婆了”,但
事实证明,这根本无效,因为她有无数个“必须如此”的理由等着你。
如果可以几句话就说服她,那她自己早也说服自己了。
所以,理解A的行为背后的目标,才是关键。
这里我要说一句有些人不爱听却不能逃避的问题:人性本自私。
这里的自私是中性词。我一直有个
观念:凡是描述人性的词汇,都要当作中性词看待。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如同我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样,这是大自然
规律,评判季节好坏从而悲秋伤春无济于事,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生存才是上策。
有人问我,人性本自私,为啥我们除了爱自己的孩子也会爱别人的孩子?除了爱自己也会爱身边的人?这个问题很好解答。因为别人的孩子和身边的人,传承的是人类的基因,守护的是社会合作,而我们每个人都归属于人类,都有保护人类基因比其他动物基因更有优势传承。这也是为何我说在人性层面,自私是个中性词。
人性本自私,并非指任何人、任何时刻、任何事情,都是照顾自己一个人,自私自利,中饱私囊。既然称之为人性,就要从人类整体层面看,而不是某个人某个时刻具体的行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性本自私决定了我们做事的时候,一定是对自己有益的(甚至利益可能不在当前)。比如战场上照顾战友,其实对自己也是有益的,因为如果我谁都不照顾,那自己也得不到任何人的照顾,可以说这是投资信任,关于这点我建议看一本书《自私的基因》,这里不再详述。
了解人性,并没有让我感到悲哀,相反让我更懂得尊重人性,更能看清楚一些行为的真相。
理解了这个,我们回到案例,试图分析一下,A的行为让她得到什么。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寻求个人的重要性。所谓重要性,简单说就是“我不可或缺,我的存在影响甚至决定他人”。
作为一个人,A对重要性的追求也不例外,这是由深层人性决定的。
怎么让自己变得重要呢?
超越别人,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获得优越感,这是多数人确认自己的重要性的途径。而当一个人被需要的时候,也会让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自己很重要。
我们看看A的处境:她的先生抛弃了她,让她的重要性瞬间丧失。而婆婆需要她,给了她极大认可,让她觉得自己“被在意、被重视”,因此,她会帮助婆婆。所以,面对婆婆对她造成实际利益损失,A的心理需要让A依然无法坚定
的选择离开。
所以,A愿意承担痛苦而不离开的根本原因在于,婆婆的存在满足了A的心理需要,而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A太善良。
这时候如果朋友们说一些“你做的已经够好了,别再委屈自己了”、“你前夫都那样了,你还心疼他,你太心软了”、之类的话,都会无济于事。
因为大家没有意识到,A是从中获利的。
这就是我说的“人性本自私”,
没有人会做对自己一点益处都没有的事,只不过有些收益我们容易
忽视,它不像金钱、物质那么直接,比如,心理收益、情感收益、自我满足。
这里,就是获得个人的重要性确认。
2
-真 实 内 心-
与其说是婆婆和前夫需要她,不如说是“她需要他们需要她”。对,A也需要前夫。
比如,我们会悉心照料一只小狗,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小狗惹人怜,这只是我们的直观感受。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照顾小狗可以满足很多人“被需要”的渴望,达到自己很重要的确认。狗“妈妈”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小狗离不开你,需要你的时候,你最喜欢它?因为它需要你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很重要。
回到案例,女主A为何觉得婆婆和前夫没有自己的帮助根本不行呢?因为她需要“自己很重要”的感觉。
为了让自己重要,忽略事实,创造一系列“别人没有我不行”的假象,满足“我很重要”的虚假优越感。以至于自己泥菩萨过江,还觉得可以驮着别人。
一边抱怨一边坚持,不过是不愿意面对自己重要性的丧失,因为把自己的重要性附着在这些家庭成员身上,所以一旦被他们抛弃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放大别人的糟糕处境,夸大自己存在的必要性,是一种
自我保护。如果我走了,前夫和小三都过得很好,婆婆也很好,那岂不是我很失败吗?让她承认别人不需要她,可能比离婚更让她无法接受,所以她行为的背后就是“被人需要”的重要性的确认。
她之所以委屈,是因为她甚至迷惑了自己,让自己也觉得“我太善良,心疼他们,让我不得不损失利益”,所以我为我的善良秉性而感到无奈。或者说,她因为不愿意面对自己心底那点小脆弱而故意对自己的收益视而不见。
为什么她要用“善良”来获得重要性而不是其他行为呢?比如有些人会直接通过控制。
那么,我们可以断定,善良是她非常追求的一个人格品质。而这,恰恰就是她实现目标的方法:善良如我,独一无二,缺我不可。
3
-看 见 是 改 变 的 第 一 步-
我们再看看女主A:
1 希望达成“我是一个重感情、善良的人”来让自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满足优越感。
面对被别人抛弃的境遇,我坚决不抛弃别人,所以我与他们不同,我是一个在道德上有优越感的人。
一个人一旦满足了优越感,就会觉得自己非常有价值,对于社会和他人非常重要。这个很好理解,网络喷子们不就是这样满足自己的优越感,继而契而不舍地争辩的吗?不争辩不行啊,因为我的看法与众不同,必须表达。
2 继而塑造“他人没有我不行”的假象,让自己变得重要。
为了达到这个“确认重要性”的目标,她可以让自己继续忍受婆婆和前夫带给她的麻烦。所以,朋友们越说她傻她善良,她就越是不会做出改变。
因为这正是她想要的,“我很善良”的优越感以及“他们没有我不行”的重要性。
所以,看清楚一个人的目标很重要。
比如,一个孩子非常懒,不学习,家长和老师都说他“你其实很聪明,只是不学习,你只要再努力一些就会是好学生”,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是不会去努力的。因为TA的目标就是让别人承认自己不比好学生笨。既然老师和家长的话已经承认了我聪明,我已经达到了目标,何必再去努力,万一努力了超不过别人,那不是自掘坟墓吗?
类似的,大家只看到这个女子的无奈,却没有看到她的满足。
对于女主A这么一个借助“善良”来达成重要性确认的女子而言,朋友们劝解她“别傻别善良”,并不能真正帮助她,相反这种正向词汇只会鼓励她强化她心中所谓的“善良”,还会助阵她继续迷茫与抱怨。
每一个看似糟糕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向的需要。只有看到她的真正目标才能解决她的困境。
A要想改变,需要克服的问题有哪些呢?
首先,意识到她坚持这个行为其实是获益的。
了解到这个,她就会思考,获得这个心理收益,满足虚幻的重要性,是否值得她付出这些现实利益。不再讨论善良,而是收益付出比甚至重要性的时候,她才能作出选择,要么因为收益而坚持,不再抱怨;要么因为损失而放弃,不再纠缠。
再次,她需要思考这个心理收益是否真实。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一个人的重要性不是因为“强求自己帮助别人”获得的,而是在于自己。
最后,看到“他们离不开我”背后的心理以及“不被需要不被重视”的自卑感。
我想,等她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否重要并不在于婆婆和前夫是否需要自己的时候,她就能放弃救世主心态,跟随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抱怨。
THE END
以上就是一边抱怨一边坚持,只因善良?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